引子
这张照片是Jon Olsson刚从ABT工厂提RS6回家路上的抓拍,正好和我从bmw 1系置换到a6ar相呼应。遂截图收藏:
我的订车帖:https://www.chiphell.com/thread-1829833-1-1.html
购车经过
男人总要长大,开始对bmw1的硬悬挂和车噪以及舒适度各种不满。下一部车的选择开始向家用倾斜。选车的几个硬指标包括:
- 6缸发动机
- 不错的空间,但也不能太大
- 静谧性
- 空气悬架(恐高,想要轻度stance
)
- 不要前驱
- 可以顾家但必须帅(后期改装也行)
- 更适合长途出行
基于以上条件,再加上65万的预算,备选车辆有下面这些:
- macan s(首选)
- GLC43 amg
- BMW 540i
- Jaguar F-PACE
- Benz E320L
- VOLVO V90 CC
- A6 allroad(最后才知道有这款车存在)
意向购车时,关税还没降,macan s满足我的一切需求,但是选配之后价格超太多,PASS。GLC43 amg其实撑到了选车总决赛,但是看到多家评论都说到由于过宽的后胎,行车噪音高于平均水平,再加上SUV和轿车,我更倾向于轿车,所以也PASS了。BMW 540i其实挺好的,平台新,外观也不错,最后是由于没有空气悬架,PASS。F-PACE被PASS有三个原因吧:销售SB,讨厌印度,没有空气悬架。E320L, 和C系撞脸。对家用来说太长了,我也没别墅可住,停不下这么长的车,还有就是低功率版的6缸发动机,性价比差,然后空悬还要选配,PASS!实在是。最后V90cc,外观好喜欢,座椅真的太赞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:新平台全系4缸发动机,翰德四驱本质上就是个前驱,而且没有空气悬挂,PASS!
最后的最后,发现奥迪还有款A6 allroad,看了所有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和视频,越看越入迷!
优点:
先说发动机:4次沃德十佳的EA837发动机(如果不是大众排放门,可能5获),而且更新到了第四代,有了双喷射和罗茨式增压器,在性能、耐久和燃油效率上有着非常完美的平衡,看一下它的马力图:
最大333马力,最大扭矩440Nm。D档起步1000转的时候有接近300Nm扭矩,S档巡航是2000转,扭矩接近400Nm,3000转是S档默认换挡转速可以获得最大扭矩。这个数据配合变速箱升档程序,加速真的非常顺滑,轻点一脚动力随叫随到,而且储备充足,后劲源源不断。
然后是奥迪招牌quattro,性能和脱困能力我就不多说了。A6AR用的第七代虽然不是托森了,不过冠状齿轮差速器也是机械的,最早用于RS5,后来Q7也有配。它有更宽泛的前后动力分配,平时前轮40%,后轮60%的动力分配驾驶起来略后驱,虽然结构上也有多片离合器,不过我也不会拿他重度越野,不担心过热的情况。
舒适性上,某家评测,A6AR的静音性大幅超越我的其他备选车,和所有同级日系车。实际使用下来,确实NB,年纪大了,静音真的很重要!
再说说我很care的空气悬挂。A6AR的空悬可调范围真TM宽,我是没发现还有哪家的车有这么宽的高度调节能力。无论是公路疾驰还是野地撒欢,真不辱allroad之称。有人肯定会喷:空悬容易坏!呵呵,坏了又不是不能换。
外观上,a6ar的中网和a6l有很大不同,虽然车型老气,但是配上更新过的全LED大灯,依然帅气。然后,A6AR是我第三部车了,前两部全是两厢车,这部又是大屁股,看来这辈子是和三厢无缘了
缺点:
- 车型太老,即将换代。包括老气的内饰(其实我对内饰没有太在意,毕竟看久了总会腻的);
- 最不喜欢奥迪的一点:发动机在前轴前,导致头重脚轻,非常不平衡;
- 双离合堵车时开顿挫明显(是有一些,不太明显。其实ZF8也会有顿挫,出现的几率低一些,但是只要出现,顿挫程度比双离合的大);
- 用过宝马小鸡腿再用机械式档杆,真的好不习惯。经常挂N档挂到R档上;
- 2吨的车重,1.9米的车宽,也就告别立体车库了;
选配:
A6AR裸车只是卖机械能力,舒适和科技配置完全不够用,所以必须选配。选配丰富程度和保时捷不相上下了,全配的a6ar总价要超100万。这里不得不提audi的a6l 50TFSI顶配。a6ar选配的大多数东西它都有了,价格只比a6ar裸车贵一点点,性价比简直爆炸。但是过长的车身和街车的造型,实在是没法下手。
最后我一共选配不到6万,选配了:舒适包,技术包,BOSE音箱,铜色内饰板,方向盘带拨片。
这里是选配单:
18年3月4号订车,8月23日提车。
外观片
竖着的进气格栅,我很喜欢的元素
铝合金前唇,混血的感觉出来了
车身的线条没有BMW的肌肉感,更多的是优雅
大灯下面的是ACC探头
加宽的轮眉
加宽的轮眉,犀利的线条,原始和科技感的碰撞
灯厂的灯不会让你失望的
没办法,比起翘臀更喜欢肥臀
车顶架不是服帖式的不喜欢,之后要换掉
尾部最性感视角
袁启聪对a6ar尾部的评价我非常喜欢
修长,优雅与狂野
买了才发现奥迪的细节很多
255/45 19寸,轮毂是一定要换的,订了ROTIFORM的轮毂已经在路上了
前刹车还是挺大气,就是少个贴纸。现在空悬在最低位。
空悬平时默认二档高度。
23号提车,24号就送到CAC VIP镀晶了。说好的送照片呢??果然小众车,菊座不CARE
EA837,很漂亮。
3月的订单,5月份生产。
内饰片:
选择了从来没试过的浅色内饰,配合铜色装饰片和默认配的浅色车顶,非常和谐。
虽然老气,做工和精致程度确实不错(原谅我见识短,只开过BMW)。
中控
MMI connect
18款带CARPLAY
bose音响自带降噪功能
悬挂调整界面
中控液晶分辨率尚可,够用。
选配ACC功能,支持0KM起步,堵车驾驶神器!
4个车门中间有浅色alcantara点缀,质感不错。
主驾
质感
副驾驶
铜色,默认是银色的。
质感
BOSE
后座,有侧空调出风口和万年不用的烟灰缸
选配舒适座椅,皮质细腻,带加热和电动腰托
皮质不错
4向调节的头枕
原厂脚垫,配色和内饰很和谐
全景天窗,没有就不算旅行车
天窗最大开幅
后排独立空调
后排空间尚可
网兜和后排小挂钩
后排扶手和杯架
旅行车独有的限制网兜挂扣
限位网勾挂起
前排是双层玻璃,后排单层的
旅行者的重点:后备箱
标配各种滑轨用的储物网、带、杆。
一键放倒后排座椅
后备箱私密挡板,可以跟随尾门自动开启关闭
后备箱+后排放倒有多大呢?我做了个实验:嗯,铺个行军床垫,我186身高,睡进去腿可以伸直。透过全景天窗看星星,真是美滋滋。
夜片:
氛围灯只有1种颜色,有点弱。。。
自动防眩光后视镜
前灯
后灯
后转向是流水灯
夜里拍的一些片子
总结:
开了1000KM,整体非常满意,对奥迪也有了新的认识。
驾驶上,接近5米车身,2吨车重,高速过弯比BMW1更稳更有信心。还有无钥匙舒适进入功能,自动驻车功能都很好用等。
虽然这代A6 c7平台已经非常老了,但是每年小改款,audi总是把最前沿的科技带给用户,比如选配里的矩阵大灯,ACC, 车道保持功能,这些不仅仅是噱头,是真的能用,好用。
都是夸,再说说一个缺点吧,低速时抬油门,点油门,双离合的卡塔声真TMB烦人。
奥迪能给你的他都给了,包括优点和缺点。